隨著能源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速,電力系統中各類應用、終端設備連接入網,網絡信息安全日益重要。量子技術在原理上可以實現信息通信的絕對安全,當中蘊含著重塑現有網絡信息安全理念和技術的巨大能量。
量子力學的起源和發展
1900年4月,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發表了《在熱和光動力理論上空的19世紀烏云》演講。他說,動力學理論斷言,熱和光都是運動的方式,但是,現在這一理論的優美性和明晰性卻被兩朵烏云遮蔽,顯得黯然失色了。這兩朵最終動搖經典物理大廈堅實基礎的烏云,催生了20世紀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1900年12月,普朗克通過對熱輻射的研究,最早提出了量子這一概念;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說,進一步發展了量子概念;1935年,薛定諤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實驗“薛定諤的貓”,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闡明了量子糾纏理論;1993年,美國科學家貝內特提出量子通信的概念,即利用量子糾纏原理來實現保密通信……
量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單元,是物理量的最小單位,不可分割。那量子又有哪些特性呢?首先量子具有“不確定性”,即觀察者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也就是說,測量后的微粒和測量之前相比,必然會產生變化。其次是量子“不可克隆”,即一個未知的量子態不能被完全地復制,在量子力學中,不可能實現復制態與初始量子態完全相同。再次是量子“不可區分”,即不可能同時精確測量兩個量子態,無論采用任何測量方法,測量的結果都會有偏差。最后是量子態糾纏性,也就是兩個量子在特定的環境(溫度、磁場)下可以處于糾纏狀態,基于這種糾纏,某個粒子的作用將會瞬時地影響另一個粒子。
量子理論的出現顛覆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諸多看法。特別是量子糾纏理論的實驗驗證:具有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相距多遠,只要一個狀態發生變化,另外一個也會瞬間發生變化——這不類似于“心靈感應”么?事實上,基于量子糾纏理論的量子通信技術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的巨大難題。
量子技術應用正在改變世界
量子理論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是全球前沿領域,目前在應用方面,主要有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三兄弟”。那么,這“三兄弟”都在哪些領域實現應用?未來又有什么發展前景?
量子通信成熟最早,已經實現了實際應用,能夠保證通信安全。由于量子具有“不確定性”,一個個光子呈現出各種概率,想要中途竊取信息的黑客就無法提取出真實信息。而通過系統的精巧設計,真正通信的雙方卻可以“算”出真實信息。通過安全傳輸少量信息用做加密的鑰匙,給大量信息加密,可以保證通信安全。全球都在大力推進量子通信的工程應用。我國在此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不僅形成了成熟的成套裝備,更實現了系統大規模應用。目前,我國已建成了量子通信“京滬”“滬杭”“合武”等干線,成功發射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并完成相關實驗。
量子計算也在快速成長,目前雖沒有得到實際應用,卻是真正的“潛力股”。由于量子具備疊加、糾纏等特性,運算時能夠同時生成很多結果。如果能夠對其精確控制,選擇想要的結果,算力將獲得指數級提升。幾十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算力就能超過世界上現有的最強超級計算機。在這一領域,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巨頭處于第一集團,我國科技公司都大力投入,很多量子計算企業也在緊緊跟隨,但總體上都還未實現具體應用。
量子測量最為“年少”,在化學與材料科學,以及生物和醫療等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由于量子都是微觀粒子,對各種擾動特別敏感,因而能夠大大提高測量精度。在醫療檢測領域,量子測量技術能夠使技術人員看清楚單個DNA分子的細節,精度比目前最先進的核磁共振提高3~4個數量級。在這一方向上,我國取得了一定成果,總體而言達到應用階段還需時日。
保障泛在電力物聯網信息安全
實際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已將量子技術應用到電網運營中。尤其在量子通信方面,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建立起電力量子城域示范網,結合量子通信“京滬干線”和“墨子號”衛星,形成跨省電力量子應用網絡,為各類電網業務信息傳輸提供了安全保障。在政治保電方面,量子通信技術已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十九大、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等重要活動保電的網絡信息通信安全保障中得到應用。在電網日常業務應用上,量子安全產品為調度自動化、配電自動化、數據災備、銀電專線、數據網管、用電采集等業務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
在“兩網”融合的浪潮中,量子技術的應用能夠為泛在電力物聯網的信息安全保駕護航,助力泛在電力物聯網更好地發揮作用。
在信息安全方面,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將量子通信技術引入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出了“泛在量子安全方案”。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感知層,有離線加密保護終端通信;在網絡層,有在線IP加密和非IP光路加密保護網絡安全;在平臺層,有數據庫量子加密保護數據安全;在應用層,有量子安全云服務全面覆蓋泛在電力物聯網各層面的安全通信需求。
量子計算可能在電網信息安全中貢獻一臂之力。用量子算法庫中的機器學習算法來分析威脅信息、判斷安全態勢,可提升安全監測態勢感知的效率。未來,量子算法的高算力優勢還有可能在電網潮流計算和穩態分析中發揮作用。
而量子測量則有望在電網電氣狀態監測方面嶄露頭角。技術人員通過監測光在復合光纜地線傳播過程中量子狀態的變化,可以判斷該線路覆冰情況的變化。當前,相關樣機已在研制、測試過程中。
作為國家電網公司量子技術應用的主要支撐單位,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已和國內權威量子科研院所形成量子產業聯盟,打造多條量子產品線。乘著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東風,量子技術將在電網更多業務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
12月9日,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順利完成247個臺區營配調數據清理、5.5萬只HPLC電表更換和18200臺感知設備安裝,并實現配電網主動搶修,為重慶“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該公司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同城市發展緊密結合,在重慶市政府重點建設的“科學城”,推進“智慧服務新生態”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同時還從感知建設、終端物聯、多站融合、綜合能源、數據服務等22個方面入手,提高電網數字化運行與智能化管理能力,實現對內提質增效、對外融通發展,構建互利共贏的能源生態體系,全面提升客戶用電獲得感。
]]>



??10月20~22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盛大召開。這場觸碰未來的盛會,數字經濟時代的力量被深度聚焦,萬物互聯模擬的未來圖景引人遐想。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互聯網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今年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也是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5周年。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早已不是某個行業的專屬,而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根開花。從刷臉支付到遠程醫療,從無人駕駛到云端經濟,技術創新的背后,是廣泛普及電力的悄然支撐。電力,這個引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現代社會必需品,正踏著互聯網發展的節奏快速更新,成長為與數字經濟時代更相匹配的模樣。
新能源云服務平臺、5G自動微公交、全感知智能配電房、“神經元”智慧路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部分成果在此次大會上展出或已應用,收獲眾人好評。融合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數字經濟時代的電力和互聯網,兩個現代社會必需品的深度融合將如何改變能源行業生態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展館。陳聰 攝
第一重變,是關系之變。
互聯網誕生后,一個重大改變是重新定義了事與事、人與人、事與人之間的關系。大會上,“互聯”“開放”的概念一再被強調,眾多參會者表示,開放合作是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共贏的重要途徑。
泛在電力物聯網運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電力用戶及其設備、電網企業及其設備、發電企業及其設備、電工裝備企業及其設備連接起來,通過信息廣泛交互和充分共享,以數字化管理大幅提高能源生產、能源消費和相關領域安全、質量和效益效率水平。
一方面,這重新定義了電與事物和人發生聯系的方式。從前,對于電的要求是“有電用”即可。如今,個性需求對用能體驗提出更高要求,私人訂制、專屬服務應運而生。數字技術在泛在電力物聯網中的運用將構建全息感知的電網,讓電網更加聰明、更加敏銳,網狀關系的建立將讓電網變得更加開放包容、友好互動,多元聯系將催生更多新的商業模式,也將重塑電網企業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從能源供應商,到綜合服務商。
另一方面,這也重新定義了電網企業的內部關系和與其他企業的關系。于國家電網公司本身,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推動組織結構、運行方式調整,促進管理變革。于產業生態,按照“平臺+生態”的思路,泛在電力物聯網將服務政府部門、能源供應者、能源消費者等對象,促進全環節、全要素供需對接和資源優化配置,拉動產業聚合成長,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構建互利共贏的能源新生態。從電力供需關系轉為伙伴關系,能源互聯生態圈的建立將有利于各相關方的共同成長,最終推動國家用能生態的改善。
第二重變,是生產之變。
此次大會,產業數字化、工業互聯網廣受關注,而眾多參會者提到的高頻詞中,“轉型”都在其列。大會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的話令人深思:在以數據、算法驅動的未來,將不再有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之分,只有一種企業,就是數字企業。
數字究竟有怎樣的力量?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中國產業數字化規模年均增速超過25%,遠超同期GDP增速,2018年產業數字化規模已經達到24.9萬億,對數字經濟的貢獻度高達79.5%。數字已成為重要的生產力要素,產業數字化作為數字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地位不斷凸顯。而如何用好數字、做好數字化轉型,是每個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答題。
電網企業的未來是怎樣?電的特征很明確,以電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帶動了制造業的大發展,電力也成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現代生活的壓艙石。這一切,是以電本身的物理屬性為基礎而實現的。
國家電網公司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正是順應數字化浪潮,充分挖掘電在發輸配用各環節中的數字屬性,讓電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場域中釋放出更多的發展潛力,而不單純是一件售賣的商品。
這對于生產的影響是巨大的,以數字驅動的生產方式將催生更多電力新技術誕生。同時,更多數字技術引入電力系統,也將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更高層次的核心競爭力,幫助電網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發展。
第三重變,是模式之變。
黨的十九大制定了面向新時代的發展藍圖,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數據已經成為像水、電一樣的必需品?!被ヂ摼W大會上,中國電科董事長熊群力的發言點明了數據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數據的多重價值已為人們廣泛認同。
而在其他企業將數據比作如電一般的必需品時,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將數據作為自身和電網發展過程中像空氣和水一樣的必需品。“堅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痹诜涸陔娏ξ锫摼W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寇偉強調,要堅持數據驅動,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前不久,國家電網公司發布《泛在電力物聯網白皮書2019》,媒體最感興趣的話題,莫過于將給普通百姓帶來什么。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直面未來與發展,宏大的愿景落腳點,仍舊是對人文的終極關懷。從關注需求,到創造價值,到引領價值,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國家電網公司運營模式的重大轉變。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將形成多層次的價值體系,不僅體現在宏大的國家治理中,也體現在高效的企業治理中,還體現在對人本關懷的需求滿足上:通過時間、產業、地域等多維度電量數據形成研判社會生產及經濟增長的分析報告,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泛在互聯和深度感知,將全面提升電網的感知能力、互動水平、運行效率和自愈能力,提高電網資源利用效率和精益管理水平;以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務方式,向客戶主動提供用電提醒、節能分析、遠程控制等個性化、多元化增值服務,增強用戶獲得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烏鎮子夜路上的神經元智慧路燈。陳聰 攝
在古老的烏鎮,如今電的智慧元素隨處可見。無論是充滿科技感的保電新手段,或是刷臉辦業務的智慧營業廳,電力供應、管理、服務等各方面已經有了泛在電力物聯網的痕跡,各類電力應用場景讓水墨古鎮走入“云端”。匯聚全球精英探討未來發展的互聯網盛會,與智慧能源不斷迭代的創新實踐,在此有了實際的交匯。
今年以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已經在各領域取得進展: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在輸電巡視中成功應用,“一網通辦”助力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居民區電動汽車智慧有序充電解決充電難題,綠色辦公大樓綜合能源服務保障商務中心能源綠色高效……進入縱深推進期的探索仍在繼續。
正如互聯網博覽會的會名——互聯網之光,頗具詩意的比喻表達出人們的憧憬。萬變不離其宗,一切創新發展,終歸是為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為充分發揮區位、資源、技術、服務和人才優勢,共同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10月15日下午,智慧江津、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研討會在國網重慶江津供電公司召開,江津區發改委、江津區經信委相關領導參加會議。會上,該公司介紹了國網公司關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總部署和的最新進展情況,并就該公司綜合能源公司組建情況和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開展情況作了匯報,并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納入智慧江津建設,實現共建共贏;二是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加強交流匯報;三是加大政策宣講力度,形成電力新生態。該公司始終把履行央企的政治、經濟、社會責任擺在首位,下一步,將細化合作內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跨行業數據融合和價值挖掘等方面展開具體合作,為智慧江津、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探索經驗、貢獻力量。
]]>
10月12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績,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確下一步重點任務,再接再厲、銳意攻堅,縱深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促進“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實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寇偉出席會議并講話。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辛保安主持會議。公司領導黃德安、羅乾宜、劉國躍、劉澤洪、張智剛出席會議。

今年以來,公司上下認真貫徹“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發展戰略,積極落實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戰略理念深入人心,頂層設計逐步清晰,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
寇偉指出,實施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體現了公司“大國重器”的責任擔當,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向前推進。今年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開局之年,現在距離年底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公司上下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決心,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銳意創新、攻堅克難,確保完成全年建設目標。

寇偉強調,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沒有先例可循,需要在理論體系、技術路線、商業模式、產業發展等方面持續創新探索,要做到“四個堅持”:
1堅持創新引領,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決破除傳統觀念桎梏,決不能簡單照搬電網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的套路,要突出核心功能,緊盯客戶需求,快速迭代完善,加強開放合作;
2堅持實用實效,立足公司現有網絡基礎設施和各類系統,不搞推倒重來、大拆大建,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以能夠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為目標,合理確定建設項目,補短板、強弱項、提效能,新增系統和業態創新類項目做好投入產出分析;
3堅持數據驅動,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積極推動應用數字孿生技術,更好指導物理電網運行,更加實時、客觀、全面、準確地感知公司內外部環境,更好為全社會服務;4堅持管理變革,不讓不合理的制度、機制成為“攔路虎”“絆腳石”,持續優化組織體系、業務流程、規章制度,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堅決破除管理羈絆。
寇偉要求,公司上下要對照全年工作安排和目標部署,認真查找差距,逐項落實措施,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工作,高質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加強統籌協調,壓緊壓實責任;聚焦重點任務,全力攻堅突破;強化數據“盤規治用”,深挖數據價值;始終堅持開放共享,構建共贏生態;推進科技創新,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優化項目管理,強化風險防控。

辛保安強調,公司上下要提高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公司黨組的決策部署上來;強化協同,形成共建共享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強大合力;加強統籌,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公司啟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以來,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建設任務扎實推進,基層創新成效顯著,營造良好建設氛圍。下一步,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將圍繞“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目標和公司核心業務,依據頂層設計,“抓主線、夯基礎、強應用、樹標桿”,雙向發力、迭代探索、聚焦重點、突出實效,大力夯實營配貫通、數據管理、網絡安全和標準規范四個基礎,強化專業協同和基層應用,著力促進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推動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和能源大數據,構建能源互聯網產業鏈,打造互利共贏能源新生態,提升客戶服務水平,保障能源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會上,國網互聯網部匯報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安排,國網設備部等8個部門、單位作交流發言。
公司總經理助理、總師、副總師,總部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公司黨組巡視組組長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偛扛鞑块T副主任、局級調研員及各處處長,駐公司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及各室主任,各分部、各省電力公司及地市供電公司、各直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縣供電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等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指應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的智慧服務系統。為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扎實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江津供電公司成立了以公司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調控、運檢、營銷、發展、供服、綜合等6個專業工作組,以及設備全息感知、客戶服務提升、綜合應用(數據挖掘)3個柔性工作組,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經過廣泛交流調研,編制形成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建設方案,明確了14項專題探索試點建設任務,已分別制定專項實施方案,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
目前,江津供電公司正著力開展調度主站商業化應用和家電服務班運營,加快推進“共享”變壓器租賃模式應用;加強與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智網公司、移動公司等單位的戰略合作,力爭在桿塔共享、無人機巡檢、綜合能源服務等方面進行突破;大力推進變電站遠方常態化操作、變電站智能輔助系統應用、移動終端整合等工作,應用技術創新推動基層減負,全力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力唱響“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青春主旋律,國網公司舉辦泛在電力物聯網論壇暨第五屆“青創賽”成果交易展。國家部委有關領導、院士、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等重量級嘉賓參加了主論壇活動。論壇以“泛在物聯 質效提升 融通發展”為主題,通過主(分)論壇、項目路演、成果交易展等活動,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國網公司第五屆“青創賽”分為宣傳發動、項目征集、線上評審、決賽評審四個階段,來自國網公司系統內66家單位,系統外600余家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共計8554個創新團隊、近14萬人報名參賽,賽事規模、項目數量、成果質量、參與人數均創歷屆“青創賽”之最。國網浙江物資公司申報的“智慧捷—C立方”創新項目經過層層評選,最終從所有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項目還作為國網公司系統物資專業和國網浙江電力唯一的一個項目在主論壇上作成果匯報展示。

“智慧捷—C立方”是國網浙江物資公司青創團隊長達半年克難攻堅的成果。智、匯、捷分別代表智能(Clever)、匯聚(Converged)和便捷(Convenient),這三者形成了C立方。青創團隊研制了國內首臺自助辦理發票結算業務的智能終端,并以“智慧捷—C立方”命名。
“智慧捷—C立方”首創票據回收技術、革新光學文字識別技術,獨創票據受理系統。通過“智慧捷—C立方”,可自助收取票據、精準讀取票面信息。它與ERP系統、金稅系統和財務管控系統對接,自動完成付款條件審核、發票遠程驗偽、票據校驗、稅務抵扣和資金支付申請等一系列流程,供應商可同步收到回款日期短信。下一步,“智慧捷—C立方”還將實現24小時無人自助和全國業務異地辦理。
在“智慧捷—C立方”項目研制過程中,青創團隊申請發明專利3項,登記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學術論文2篇。項目通過了中國電科院、公安部電子產品檢驗所、第三方會計事務所的多項安全和技術認證。
“智慧捷—C立方”成功投運以來,已在國網浙江電力全面推廣應用,累計完成發票結算53000多筆,金額125億元,節省企業資金成本1600萬元?!爸腔劢荨狢立方”具備很高的推廣價值,目前,已有新疆、重慶兩地購買使用,還有多家省公司意向采購。據測算,國網系統有活躍供應商4萬多家,每年供應電力物資5000億元。業務辦理從原來的20天時間到縮短到現在的1分鐘,每年可為制造企業節約融資成本13.69億元。
近年來,國網浙江物資公司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聚焦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智慧物聯”為主線,激發廣大青年投身“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熱情,推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 ? ?9月1日7時03分,隨著國網金華供電公司調度令下達,“站前變”1#主變110千伏開關由運行改冷備用,這標志著浙江首座智慧變電站試點建設工程正式開工,新變電站預計將在年底投入運行。
據了解,智慧變電站試點建設思路是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全國網共有7座試點智慧變電站,110千伏站前變電站是浙江電網唯一一座試點智慧站。
110千伏站前變電站的建設依托于泛在電力物聯網,以智能化促安全、提管理、增效益為目標,著重確保供電可靠和設備安全,實現高效運檢以及更低的全壽命成本。建成后將全面實現一鍵順控、現場作業實時管控等功能,達到狀態全面感知、信息互聯共享、人機交互友好、設備診斷高度智能、運檢效率大幅度提升的目的。
為此,金華供電公司高度重視工程項目開展,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協同聯動各部門單位,確保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自8月21日起,公司已陸續完成由“站前變”供電的24條10千伏線路的電纜切割和負荷轉移工作。????